投稿指南
一、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,来稿的文字复制比(相似度或重复率)必须低于用稿标准,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;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,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;未一稿多投。 二、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,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。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,可自行处理(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)。 三、来稿经审阅通过,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,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。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。 四、一般来说,4500字(电脑WORD统计,图表另计)以下的文章,不能说清问题,很难保证学术质量,本刊恕不受理。 五、论文格式及要素:标题、作者、工作单位全称(院系处室)、摘要、关键词、正文、注释、参考文献(遵从国家标准:GB\T7714-2005,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)、作者简介(100字内)、联系方式(通信地址、邮编、电话、电子信箱)。 六、处理流程:(1)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(2)我刊初审周期为2-3个工作日,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,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;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,稿件可自行处理。(3)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,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。(4) 杂志出刊后,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。 七、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:(1)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,属原创作品(包括翻译),杜绝抄袭行为,严禁学术腐败现象,严格学术不端检测,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,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。(2)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,除另有说明外,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不代表本刊观点。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。(3)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,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。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,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,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,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。(4)作品在《文教资料》发表后,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。(5)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、翻译权、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、网络传播权、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《文教资料》杂志社。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,不再征询作者意见,并且不再支付稿酬。 九、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,或邮寄编辑部,勿邮寄私人,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。

(体育)武者仁心 桃李满园——记戳脚拳传人苗

来源: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5-11 20:21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新华社石家庄5月11日电 题:武者仁心 桃李满园 ——记戳脚拳传人苗晓兰 新华社记者杨帆 “蒋芳芳在考进北京体育大学前就拿过世界冠军了,还有王汉、刘子豪都拿过全国冠军,去年

  新华社石家庄5月11日电 题:武者仁心 桃李满园

  ——记戳脚拳传人苗晓兰

  新华社记者杨帆

  “蒋芳芳在考进北京体育大学前就拿过世界冠军了,还有王汉、刘子豪都拿过全国冠军,去年也考上了好大学。”谈起徒弟们,苗晓兰的欣喜是藏不住的。

  62岁的苗晓兰可不是个普通老太太。

  作为河北省沧州市肃宁县一名女武师,苗晓兰是我国北方拳种戳脚拳第六代传人,凭借绝技在2000年前后屡获全国冠军,并在2004年代表中国武术协会团队参加了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,斩获传统拳术头名、传统器械冠军。

  “武术动作看起来爽脆、有力,我从9岁开始跟着邻村老拳师学习翻子拳,走上了习武之路。”苗晓兰说。后来,她考进沧州市体育运动学校,师从著名武术教练时中秀学习长拳,1991年又拜师尹炳武练习戳脚拳。

  戳脚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拳法,以腿脚功夫为主,相传起于宋代,盛于明清。“因为戳脚拳讲求猛狠,对爆发力要求高,许多老武师说不适合女孩练,但我就是喜欢,要打破这个不可能!”苗晓兰说。

  一念既出,万山无阻。当时已经结婚生子的苗晓兰咬牙开始苦练戳脚拳。她边种地、边学拳、边照顾孩子,晚间收拾完家务练上一阵,凌晨4点起来练到天亮。

  沧州是全国武术之乡,当地习武成风、人才辈出,很多孩子喜欢武术。数年之后,当苗晓兰自己出师收徒时,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——一是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不收费、二是肯吃苦学习认真的孩子不收费、三是进步快有追求的孩子不收费。

  为了带好孩子,苗晓兰开始没日没夜操劳。当时她在肃宁县武校当教练,但家住村里,下班到家经常天都黑了。村里想学武的孩子已在院里等她,她顾不上照料家人,在昏黄灯光下带着孩子们练武。孩子们下课走后,她才顾得上吃口饭。

  1999年,苗晓兰定下心来,正式创办了戳脚武术学校。

  肃宁县文广旅局体育科科长哈明坤少时曾跟随苗晓兰习武,他告诉记者:“武校设在苗师父从村里租的一个院子,依然延续‘三不收费'原则。即使后来学员人数增加,但也有至少三成的孩子是不用收费或者少交费的。”

  此后20多年间,苗晓兰从风华正茂步入花甲之年,辛勤付出下,武术学校培养了近万名学员。这其中有人考取了专业院校继续深造,有人被专业团队聘为武术教师,有人凭借武术专长找到工作立身。

  肃宁当地很多群众知道,一批批孩子能够坚持所学锤炼成材,都是因为苗晓兰这种“三不收费”的义务传授。家长陈秀娟说:“苗老师不仅在教武术,还培养了孩子们的进取心和自律意识,多年的教育没要一分钱,真不知道如何表达谢意。”

  2014年11月11日,戳脚拳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这一武术拳法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。苗晓兰常会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邀约,高薪聘她去担任武术教练、武术顾问等职,但都被老人婉言谢绝。

  这般固执,是因为心里有一个念头。

  “小县城生活简单,能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传承和发扬戳脚拳,也能为孩子们成长出一份力。我走了,那些需要免费学武的孩子们怎么办?”苗晓兰说。

  2021年,苗晓兰带的孩子里有8人考入大学。备考的日子里,孩子们要上文化课,下课时间不一致,苗晓兰就骑着自行车,“追”上门授课。

  一生习武,这位武者致力传承;半生育人,这位花甲老人仍未停步。(完)

文章来源:《体育成人教育学刊》 网址: http://www.tycrjyxk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511/746.html



上一篇:体育文化育铁军 湖南警察学院大力举办体育文化
下一篇:2021年湖北工业大学成人高考函授报名专升本会计

体育成人教育学刊投稿 |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编辑部|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版面费 |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论文发表 |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体育成人教育学刊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